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有,有些比这个还不好呢,被我塞灶炕里烧了,还有的被我儿媳妇改成小孩的被面儿了,不过还有几样首饰,银子的。”说到首饰老太太压低了声音,“你要不要?”

  “您拿来我看看。”夏小雨同样小声儿说道。

  老太太刚一走,在旁边店里唠嗑的何老太就出来了,何老太这人简直太让人琢磨不透了,每天夏小雨出门开店做生意她都跟着,却从不帮夏小雨看店更不会帮忙做活,只是四处闲溜达,跟人八卦、闲嗑牙,等到了午饭时间,她又会准时溜达回来,跟夏小雨一道吃夏小雨从家里带来的午饭,晚上要收工的时候,又会跟夏小雨一起回去,夏小雨的店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她又会第一时间出现,“她卖什么给你了?”

  “一件衣裳。”夏小雨拿来给何老太看。

  “哦。”何老太翻看了一下,“你多少钱收的?”

  “一块钱。”

  “你有钱没地方花了啊?这种品相的衣裳,一块钱能买一斤!”何老太吐槽道。

  “她说家里还有首饰。”夏小雨打得就是千金买骨的主意。

  “有首饰你也不能收。”何老太把夏小雨拽进了屋,“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铲地皮?”

  “什么?”

  “旧时候古董行里专有一种人,穿得破破烂烂的铲地皮,到处去农家收破烂,瞧着东西好,三文不值一文的收了,回去卖古董店卖高价。就算那家人反应过来让人骗了也晚了。可你不一样,你是坐地的商家,你今个儿收了她的东西,明个儿她跟旁人一说,旁人说她卖贱了,她就得来找你!”

  夏小雨本来还打算低价收些古董文物呢,被何老太这么一说明白了过来,是啊,她不是过路收破烂的,她是在这里要长久做生意的,人家要是知道了卖给她的是真古董,来找她来怎么办?这个时候是改开初期,一切还没有确立,万一人家告她投机倒把怎么办?

  系统给她的不是甜枣,是□□啊!

  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那个老太太果然拿着一个小布包神神秘秘的来了,“你看看,这可都是纯银的。”老太太让夏小雨看。

  夏小雨一看这些首饰,一共有六件首饰,其中有三件一看就是民间的手艺,普通匠人做来给平民百姓的,剩下的三件作工却很精美,她想收……可一想到何老太的话又退缩了,“您打算卖多少钱啊?”

  “这么多首饰,怎么的也得值一张大团结吧。”

  “阿姨,咱们都是街坊,我跟您说实话吧,这六件首饰中的三件,应该是您家自己家传的,您继续传下去吧,剩下的三件应该是有来头的,您卖给我就亏了,最好拿到城里去,不要去小店也不要听信路边的人,就送到荣宝斋去,问问那里的人要不要,看看能卖多少钱,我觉着应该比一张大团结高。”夏小雨很实在地说道。

  老太太瞅瞅夏小雨,“这三件真的很值钱?”

  “我不知道,我瞧着挺好的,也许真的是什么好东西呢,您啊,去那里问问看也没什么损失不是吗?”

  “进城得五分钱车票呢。”老太太寻思了寻思,“好,我进城去看看。”

  老太太揣着包走了,何老太又蹦出来了,直接给了夏小雨后背一巴掌,“你这个蠢材!出门别说是我徒弟!”

  “您又怎么了?”

  “那老太太的首饰你收下来又怎么样?过几天她来问,你就说融了打手镯带了,她又能咋地你?放着好好的大财不发,非要装好人!”

  “是你告诉我不要占便宜的!”夏小雨被何老太打急眼了。

  “我告诉的是你要多长心眼!傻啊!真是傻啊!我何娟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徒弟啊!”何老太气得捶胸顿足的。

  过了几天街面上果然在传,某某家老太太拿了一包旧首饰送到城里的大店面去卖,结果卖了两张大团结的事儿,一时间整天街都沸腾了,家里有旧首饰的,看起来很旧的画的,旧瓷器的,全往城里去了……当然还有当初便宜把这些东西卖给“收破烂”的,后悔的指天骂地的。

  经过这事儿,夏小雨也算是小有收获,老太太说了,夏小雨是个实在的年轻人,是她指点她把首饰拿城里卖给大古董店的。

  夏小雨的生意又好了一成,更好笑的是总有人拿东西来让夏小雨鉴定,何老太对此的形容是:“人人都知道你是傻子,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傻就傻吧,夏小雨已经放弃在这一关发大财的想法了,反正有了这套房子,以后就算是当包租婆也穷不了,大富大贵的机会什么的,留给别人吧。

  这么想果然好受了一些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夏小雨在这一关里发不了大财……

  生平第一次完成五日万更,只有一个感觉——太尼玛累了,我不想再试一次了。

  明天就是高考了,不知道小天使里面有没有考生,如果有考生的话:马上就要考试了居然还在这里给我看文!快!去!外!面!疯!去!

  怎么放松怎么来!别想着临阵磨枪,你已经那样了,再磨也没用!

  第50章 第50章 糟糠之妻 二十六

  在这些纷乱之中, 夏小雨接到了大哥的回信, 大哥决定亲自送两个侄女来北京,并且写清楚了到达时间和车次,这个时代的通讯太慢了,她接到信时, 按照信里写的时间,大哥已经上火车了。

  下火车的时间是第二天的凌晨五点钟,夏小雨一大早就起床,洗了一把脸就坐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这个时代的北京虽然不像21世纪的北京那样繁华, 对于从来没有去过县城以外的地方的大哥和两个女孩来讲也一样大得吓人。

  夏小雨站在出站口等人, 已经是初秋时分, 早晨已经有些凉了。

  她拿出系统给出的资料研究背景资料。

  一个是十七岁的小满, 另一个是十五岁的初一,夏家给女孩取名字就是这么随便, 小满出生的那天是小满, 初一出生的时候是初一, 夏小雨出生那天……下小雨。

  男孩子的名字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夏小雨的大哥名字就叫夏立春,是的,大哥是立春的时候生的, 比大哥更倒霉的是二哥, 因为是男孩,爷爷觉得应该中间都“范”一个字,显得整齐, 二哥尽管不是立夏那天生的,还是被取名为夏立夏,配合夏这个姓氏,说不出的好笑,因此二哥在上小学之后,自己改了名字,叫夏立国。

  夏小雨是老丫头,夏立春比她大了整整十八岁,夏小雨家是这样的,先是“挨尖儿”(只差虚岁两岁)三个小子,隔了四年又得了两个女儿,后来生了四儿子,最后又隔了几年以为自己再不能生养了,意外生了夏小雨。

  农村人结婚早,夏小雨刚会走路,夏立春就结婚了,要论年纪,夏小雨跟侄女、侄子们最接近…

  五点十分的时候,从长春开来的列车到站了,五分钟后出站口开始检票,夏立春带着两个女儿跟着人群出站,出了出站口之后在人群里茫然地四下看着,看见夏小雨了赶紧的走了过来,“小雨。”

  “大哥!”夏小雨瞧着大哥背的大包小包的,忍不住心疼起来,“大哥,您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啊?”

  “没啥东西,都是临走的时候爸和妈装的,你不知道,今年咱们家那里搞承包,咱们家人口多,一共分到了三十多亩地呢,再加上十五亩的自留地,咱家快赶上地主了。”没有什么比农民拥有土地更高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