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2 / 2)


  “知足吧你,我这千盼万盼想要个孙媳妇,没成。”

  话锋转得生硬,有心的人还是听懂了。

  “现在社会变了,越优秀的人越是不着急,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我这侄女也是啊,出国工作几年,把终身大事都耽误了,现在呢,弟弟赶在姐姐前头订婚了,”撮合的念头才起,王芸表现的很殷切,“你家孙子多大了。”

  “二十九了。”

  “差两岁正合适呢,要我说啊,回头找个机会给俩孩子认识一下,就当是交个朋友,希安,你说是不是……”

  “小婶,我去找陈医生问点事,输液快好了,你顾一下。”

  被点名的人虽是接茬儿了,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行了,你去吧。”

  王芸不是第一个“过度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回国后,每每和廖玲电话,这个话题不可避免地被反复提及。

  或许,二十七岁确实到了尴尬到不容蹉跎的年纪,过一天,多剩一天。

  找陈医生简单沟通了关于奶奶的身体情况后,顾希安回到病房,房里的欢声笑语依旧,甚至愈发高昂,她站了一会儿,犹豫之下还是没进去。

  半晌过后,病房门开了。

  顾希望看见她,神情从微愕到了然,最后轻声关了门。

  “姐。”他嘴角扬起笑,特别阳光,“我要回去了,送送我呗。”

  医院里陪夜条件艰苦,王芸大概是心疼儿子,没舍得让他受罪。

  “好。”她应道。

  ///

  冬日的夕阳很短暂,橘色连着深蓝的交界一点点浸入屋顶,楼房,灌木丛,走着走着,夜幕便来了。

  从住院部到医院正门,步行二十分钟的路程,能浅聊几句。

  “A市离乌城不算近,当天来回太奔波了。”她坦言道。

  “之前就想来看看奶奶,我妈不让,这回刚好爸来不了,她一个人大包小包不方便,才带上了我。”

  顾希安点点头。

  又沉默了几步路,他说道:“姐,我妈她没什么恶意,就是爱唠叨,你别放心上。”

  “嗯,知道。”

  “其实……”停顿了几秒钟,像是在组织语言,“大伯和大伯母的婚姻是个例,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你……”

  这句“你别放在心上”,顾希望到底没有说出口。

  廖玲和王芸相隔一年嫁入顾家,那个年代,嫁进门的媳妇普遍和公婆住在一起。

  老房子是一幢叁层高独栋民房,一楼住着老两口,二楼分成东西两个套间,成了家的两兄弟各占半边。

  顾征和廖玲都是爆脾气,刚结婚那两年蜜里调油并不察觉,直到矛盾出现了,渐渐地争吵次数也频繁了许多,最焦灼的那段时间,一度升级到了连柴米油盐的小事都能吵翻天的不依不绕。

  在顾希安的记忆里,父母一直用互相对吼的方式在沟通,在推拒,在磨合婚姻。

  每当“战争”爆发,她就会抱着枕头躲到隔壁小婶屋里,有时候是奶奶那儿,顾希望一听见她敲门,不用猜也知道,大伯和大伯母肯定又“开始”了。

  或许是家无宁日的基调定得太扎实,以至于后来两人离婚的场面,反而比任何时候都和谐。

  久而久之,都习惯了。

  “不用担心我,希望。”顾希安轻声道。

  说这话时,素净的脸上透着淡然和平常,像是念出了一个复习过许多次的答案。

  眼眸望向前方,双瞳生起一层淡淡的霭,叫人辨不出情绪。

  顾希望看着她,最后收回了视线,没再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