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明宫小食光第26节(1 / 2)





  说着,她径直起身,将那枝钗簪在老太妃斑白的鬓边:“很美呢。”

  老太妃揽镜一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双杏眼眸光闪动,依稀还能看得出年轻时的风华。

  节礼送出去,张羡龄说:“几位老娘娘若是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尽管和我说,我一定会尽心的。”

  老太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那个容长脸的太妃站出来说话。

  “娘娘如今执掌后宫,公正严明,我们倒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只有一样事还请娘娘打个招呼。”太妃道,“我们如今年纪都大了,牙口不好,吃不了硬东西,若是娘娘能同膳房说一声,要他们把吃的东西煮得烂一点就好了。”

  张羡龄点了点头,很郑重的说:“我记住了。”

  走的时候,英庙太妃们一路将张羡龄送至宫门口。

  张羡龄走出去好几十步,回头看时,三位老太妃还倚在宫门畔的台基上。

  云连天铺着,很密很密,没有透出一丝阳光来。红墙之下,她们三个人显得很渺小,像池塘里飘飘荡荡的红叶,水往哪里走,叶子便往哪里流。

  张羡龄的脚步有些沉重。我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她自己问自己。

  怀着满腹心思,张羡龄走到仁寿宫的宫门前。要去见王太后了,她在心里告诫自己要笑。

  等到跨进仁寿宫时,张羡龄的脸上又重新恢复淡淡的笑意。

  王太后正和吴废后下棋,见张羡龄来,不待她行礼,就要她坐。

  “大冷的天,怎么还亲自过来了?叫宫人来送也是一样的。”王太后和颜悦色道,“正好,你还没怎么和吴老娘娘说过话吧?”

  吴废后两根手指头夹着一颗黑色棋子,头也不抬道:“别叫吴老娘娘,听得好像我已经七老八十一样。”

  “云樱。”王太后道,“这也是宫中规矩,太妃太后都统一称为老娘娘的,你别让孩子难做。”

  吴废后冷笑了一声,不说可也不说不可。

  张羡龄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称呼才合适。吴废后乃是先帝所废,且没有遗命提及她,是以万岁爷登基之后,既不能给她恢复太后之位,也不能给她加封太妃之位,只是平日里吃穿用行的份例全比照王太后。

  王太后转头和她说:“别管她,你就叫她吴老娘娘。”

  张羡龄从善如流,说了一声:“吴老娘娘万福。”

  吴废后“嗯”了一声,仍一心下棋,精致的下巴微微抬着,自有一种骄矜之色。

  王太后问:“是送节礼罢?第一次操办这事,你一定不容易。”

  “多谢母后关心。”张羡龄道,“除了年礼,万岁爷还让我将内库珍藏的一些珠宝送来,这些头面放在库房里也是无用,戴在母后和吴老娘娘的鬓上,那才不叫辱没了呢。”

  吴废后懒懒抬眸:“我也有?”

  “都有,万岁爷一直念着老娘娘昔日在西苑时对他的照拂之情。”张羡龄忙说。

  正说着话,梅香捧来一盘首饰,都是珍品。

  等瞧清了那一盘珠宝,王太后一时语塞:“啊,是这些珠宝啊。”

  吴废后伸手,挑出一支红宝石凤簪握在手上,笑出了声:“天道好轮回啊,这只钗到底还是落到了我的手上。”

  时隔多年,她仍一眼认出了这支凤簪。

  那时吴废后刚刚被册封为皇后,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她无意中听说万岁爷从宫外购买了一颗成色上好的红宝石,命银作局专门为这颗红宝石打造了一只凤簪。

  她全然没有想过,这支凤簪竟然不是为自己打造的。当等了一个月都没见银作局将凤簪送来,吴废后特地召来银作局太监问。

  太监支支吾吾的说:“这凤簪……已经拿走了。”

  然后,吴废后就在当时仍是宫女的万氏房中,搜出了这一支凤簪。

  年轻气盛的吴云樱握着凤簪,目光冷冷。

  万氏匍匐在她脚边,不住地磕头:“娘娘明鉴,这凤簪真不是奴婢偷得。”

  “一派胡言。”吴云樱握着凤簪的手蓦然一紧,“这样好的簪子,就是你偷得。”

  不待万氏分辨,吴云樱就叫宫女用布塞住了她的嘴。

  吴云樱用凤鞋踢了她一下,眯了眯眼道:“听说昔日皇爷潜龙在渊之时,你因护着他生生挨了三十大板。啧,果真是贱命啊,这样打都没事。”

  她抚了抚鬓边:“本宫今日就好好教一教你,什么叫规矩。来人,打她四十大板。”

  左右之人面面相觑,坤宁宫管家婆子劝道:“娘娘,这万氏虽有罪,但也不宜这样打。”

  “一个奴婢而已,本宫就是打死了她又怎样给我打!”

  万氏被堵着嘴,一通乱打。先前还有呜咽之声,打了十几下,便晕死过去。

  正在这时,皇爷匆匆赶到,见到此情此景,身子一软,险些摔着。

  他冲过来,上来就打了吴云樱一个耳光,咬牙切齿说了两个字:“疯妇。”

  然后他就抱着万贞儿离开了。

  没两天,吴云樱就收到了废后的诏书,皇后之宝、皇后之印乃至那根凤簪,全部给收了回去。

  一晃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凤簪却依旧光彩照人。

  吴废后手握凤簪,越笑越响,笑声带着几分癫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