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包青天]何以安乐_108(1 / 2)





  而如今,有白玉堂这个南方人在,将南边好吃的好玩的一一细数,光水果就有十好几种是庞昱连听都没听过的,小吃更多,还有湖里河里的美味……单是“吃”这一样,就能叫人垂涎,更别说亲自去捞这些湖鲜的乐趣了。

  反正是把庞昱勾得不行不行的。

  白玉堂肚子里直冒黑水,常常说一半留一半,往往当庞昱追问他,就只会说“等你去了就知道了”,再不肯多说一句。

  双重煎熬之下,庞昱往开封府跑得更勤了,恨不得自己长了两个包拯的脑子,能够将天下大势看得透透的,把幕后之人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算好了,然后抓他个人赃并获。

  等到襄阳王(基本上就是他没跑了……)落网,到时候带上他爹和小庞琪,一家四口去江南避暑去!

  可惜,关键的大理世子由于昏迷太久,脑子还不太清醒,记不起太多东西。

  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位世子不像坠崖失忆的王崑,他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和从小到大的经历,就是最后重伤的那几日记忆有些紊乱——那几日里几乎不分昼夜都有人来刺杀他,哪怕是那会儿他都未必能记得每次来了多少人,都使的是什么兵器,就更别说几个月之后了。

  人的记忆,都是越久远,就越记不清的。

  所幸在段承锋出事之时,白玉堂就曾在出事地点搜查过,后来又和展昭分析一块分析过,基本上将刺客的武功路数还原得七七八八,有几伙人也能分得出来,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大理世子身边的内鬼究竟是谁,又是哪一方的人。

  世子身边肯定有奸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然一个行踪并不高调的人,怎么可能在进了中原以后就频频遇刺,好似算准了他们会从哪条路经过,特地等在那里?

  只是最后世子能逃出生天,还是身边忠仆舍身拼出一条血路,随行的侍卫都没能留下一个活口,这个内奸到底是谁,已经死无对证。

  “若能知道那个背叛了我的人出自大理哪个世家,顺藤摸瓜,总能揪出藏在幕后的那个人。”段承锋叹道,“如今过了这么久,便是有蛛丝马迹,应也被他们抹掉了。”

  而且不光如此,能证明段承锋是大理世子的证据,除了那块玉佩以外,就再也没有第二样东西。

  大理如今局势未明,大理王生死不知,王妃虽然手段高明,可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夺嫡阋墙之忧。

  原本王妃用的就是釜底抽薪这一招,将世子送上京,正式受封大理王,有赵祯亲自赐下的圣旨,来位才正,才能压得住众人。

  可现在,段承锋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不说,大理那头的局势也让他牵挂,可若是就这么回去,还是等于送羊入虎口——他不但需要圣旨,还要向赵祯借兵,否则难以平叛。

  所以几人日日聚头,就是想方设法先找证据证明世子是世子,并且还要派人去大理探一探,看看那边的局势。

  能令众人都信得过的人,自然还是开封府的人,而恰好王朝、马汉就在查桂州知府,离大理也不是很远。

  要证明世子的身份,还不是很难的问题。曾在西南一带做过官的,稍微官大一些的,多半都在大理王府做过客,当中肯定有人能认出段承锋来。只是就怕这些官员里也有襄阳王的人,贸然上门,只怕还没找到人证,就先打草惊蛇了。

  更要紧的还是王朝、马汉那边,自开春起,开封府就再没收到他们送回的消息了。

  第93章 谋天下2

  “等不了这么久了。”段承锋眉眼中浮现忧色,“拖得越久, 母妃的境况越是堪忧, 需得早日赶回大理。”

  “别闹了。”公孙先生毫不留情地打击他, “你一个人回去, 能干成什么事?没有兵, 没有钱, 没有身份, 你镇压不了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