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1 / 2)





  顾熠高大的身影如同一道黑影,完全将苏漾笼罩。

  苏漾更觉压抑。

  他微微低头看着苏漾,从上到下打量着她的穿着打扮,最后莫名说了一句。

  “以后不要穿这么红。”

  苏漾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红色衬衫连衣裙,不明所以,本能问道:“为什么?”

  他的理由言简意赅。

  “碍眼。”

  ???

  excuse me

  这货是疯牛病吗?看见红的都不行?

  第十七章

  苏漾从来没有关注过任何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建筑设计竞赛。

  唯一每年都会看一看的,是t大每年一次的“国际建造节”,完全发挥想象力,用纸板建筑设计及建造的竞赛,高中生、大学生都可以参加。

  说来惭愧,她也和非建筑学的学生一样,是从微博、朋友圈和新闻里了解的。纸板造房子,确实还挺有趣。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她现在可以参加的比赛,太多了,她根本分辨不出档次,在某乎去看了一下专业人士对建筑设计竞赛的分析,最后选了几个重点搜索。

  “霍司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洋名字,一听就很高端,会不会很难?再看下一个“中国建筑新人赛”,都“中国”了,那一定也是很牛逼的比赛吧。

  两个都搜出来对比了一下,最后苏漾被后者页面上的一句英语吸引。

  ——“the rookies’ award for achi students。”

  苏漾自认英语还过得去,但是确实不认识“rookies”这个单词,词典查了一下,是“菜鸟”的意思。

  瞬间觉得这个比赛完全是为她而设的,她可不就是“菜鸟”么?

  翻进主页面,认真读完了要求,才发现,离截止日期只剩八天了。

  苏漾在报还是不报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脑子一热给报了。

  管他呢,反正报个名而已,得不得别人也不知道。

  报完名的当天,苏漾下班就赶回了家。她想回去翻翻爸爸的那些存书笔记之类的。人说虎父无犬女,爸爸以前是那么厉害的建筑师,应该有一些干货留下吧?

  爸爸去世后,所有的遗物都是苏妈保存,以前苏漾考上n大建筑系的时候,苏妈曾经问过苏漾,要不要把这些东西都给她,当时的她对建筑设计还没有培养出什么兴趣,嫌麻烦就没有要。

  这么多年,苏妈坚持认为苏漾在建筑设计上是有天赋的,理由就是她画画特别厉害,对此苏漾实在无力吐槽。

  苏漾大学前四年,只有第一年学绘画基础的时候拿过一次奖学金,绘画的天赋她确实有,但那和建筑设计,还有很远的路。

  苏漾到家的时候,苏妈不在家,整个院子里静悄悄的。她回到家就直奔主题,到爸爸的书房去找书。

  这间书房,爸爸去世后就没有人用过了。苏漾也只有小学时候调皮,进去过几次,每次进去捣乱,苏妈都会大发雷霆。

  即便爸爸去世了,苏妈对他的尊重和保护,依然像对自己的男神那么虔诚。

  糅合着敬重、崇拜、思念、遗憾,以及不变的爱。

  所以她一生都没有改嫁。

  苏妈是个能干的女人,如果爸爸是个文青艺术家,苏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世俗女人。文化程度不高,勤劳苦干。换别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要么卖房子要么改嫁,只有她,强悍得像一个男人。

  贩过水果、卖过女装、搞过小卖部、开过美容院……

  为了养大苏漾,苏妈付出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苏漾从小到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全靠这个世俗的女人。

  这也是苏漾一直那么调皮反骨,却还是听了苏妈的话,读了n大,选择了建筑学的原因。

  许多年没有进来,这间书房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样子,甚至连一丝灰尘都没有。不难想象,苏妈一定经常来做卫生。

  坐在藤椅上,苏漾似乎都能记起很小很小的时候,她侧卧在爸爸的大腿上,沐浴着阳光掏耳朵的惬意光景。

  那是她对于爸爸不多的零星记忆,应该是很幸福的感觉吧?所以即便当时她才那么小,也能记得那么深刻。

  爸爸的书都以类型分类,每一类书的前面都有标签,方便搜寻。

  他是这样一个井井有条的人。

  苏漾翻到一本讲建筑风水的书,这种书她涉猎不多,便想抽出来看看,结果手一抽,跟着书一起掉下来的,还有两个红本。

  竟然是两本90年代的老结婚证。

  苏漾对所有怀旧的东西都很好奇,轻轻地翻开,竟然是爸妈的结婚证。

  黑白照片上两个人都很年轻,爸爸看上去英俊清隽,自成风流,妈妈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灵气忽闪。

  苏之轩,刘爱红。

  连名字都画风不般配的两个人,真的不知道是怎么走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