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1 / 2)





  人说精神世界的富足,比起皮囊的精致、出手的阔绰,更让人有自信。

  苏漾可以说是典型的例子。

  顾熠的车开进私宴所设的酒店,车钥匙交给酒店的工作人员,两人站在金碧辉煌的酒店大门口。

  顾熠低头看了苏漾一眼,嘴角勾起一丝浅浅弧度。

  他曲了曲手臂,对苏漾说:“不挽着?”

  苏漾疑惑地抬头:“为什么?”

  “一男一女一起出席晚宴,都是挽着胳膊的,这是西式礼仪。”

  苏漾知道顾熠是在忽悠她,立刻反应过来。她抿了抿唇,一脸挑衅地学着顾熠的样子,也伸出手臂曲了曲,不甘示弱地说:

  “那你挽着我,也是一样。”

  第五十七章

  这次的国际建筑师协会n城大会青年建筑展, 确实是苏漾第一次有资格参展,这个资格还要感谢曹子峥,上一届曹子峥作为主展建筑师, 为展览增光不少, 是他向主办方推荐了苏漾, 苏漾这才进入主办方的视线,在作品审核通过之后, 获得了本次参展资格。

  作为她的老师,曹子峥用尽了一切可以用的资源为她铺路,所以苏漾不会因此得意忘形,曹子峥教会她的, 更多的,是一种沉淀, 她只觉得来之不易,真诚感激所有的机会。

  顾熠是本次青年建筑展的主展建筑师,是他第二次做协会的主展建筑师,本次私宴自是众星捧月, 苏漾作为新人, 给安排的位置离他很远。

  顾熠原本想带着苏漾走一圈, 多给她介绍一些人认识,苏漾觉得这样不合规矩,自己主动按照门口贴的位置指向,找了去了她的桌子。

  苏漾刚从x城回n城没多久,和n城新出头的新人建筑师都不是很熟悉。

  现在和苏漾同桌的新人建筑师, 好几个都互相认识,苏漾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聊天了。苏漾不知道怎么和完全陌生的人搭讪,到了桌号以后,随便拖了张椅子就坐下了。晚宴还没开始,苏漾也找不到什么突破口和人家聊天,索性拿出手机开始看新闻了。

  建筑师是一个很奇妙的行业,关于资历和才华的看重度,国企一般是排资论辈,外企要公平开放一些,具体到事务所,也还是要看老大的为人。越是高级的事务所,包容性越强,越尊重年轻的新人。不过建筑业的新人大多数喜好崇拜大师,没有太多很自我的人,有那种自我,也是憋在心里。

  所以新人建筑师的话题也很容易想象,基本上就是讨论顾熠这种偶像派大师,以及那些老资历的大师近来的动向。

  苏漾倒是没有想到,有一天,尚且籍籍无名的她,居然会成为大家话题的中心。

  “……”

  “你们知道这次最后一个参展的那个关系户么?”

  “好像叫苏漾?以‘山水建筑’参展的那个?”

  苏漾听到别人提起她的名字,本能地抬头看了一眼。

  提完名字,旁边的人立刻低声说:“小声点,人家要是来了呢。”

  “还没呢。”说的人一脸放心:“她的位置这不还空着么?”

  苏漾听了他们的议论,才发现,原来每个位置后面都贴了建筑师的名字,她过来的时候没注意,直接就坐下了,是她坐错了位置。

  关于她的讨论还在继续。

  “听说以前是‘无用工作室’的,之前跟曹子峥的,现在又混到跟顾熠了,女建筑师,厉害了。”

  “长得漂亮吗?长得漂亮就理解了。”

  两个男人这话一说完,众人都笑了起来。

  苏漾紧紧握了握拳。

  一个一直没吭声的女建筑师,听到一群男人在说女建筑师,不爽地插了一句:“女建筑师就不能参展么?‘山水建筑’这样的概念,你们敢做吗?”

  男人对女建筑师的话微微不爽,立刻开始了围绕着苏漾的专业讨论。

  “为什么现代高层建筑,没有东方建筑的要素?很多东西不是理想主义就可以实现的。曹子峥将‘山水建筑’的概念主要用在象征性建筑之上,他选择了学院为归宿,就是很明显的事。我们都很清楚,‘山水建筑’落到城市的建设中,本来就是一个很勉强的概念,太执着于形式本来就是错的。而她完全执行‘山水建筑’的概念,企图野心到城市建设中,暴露出她年龄有限,深度不足的短处。”

  说起“山水建筑”的概念,大家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连两年前“无用工作室”竞标x城新地标失败的事也拿来说。

  苏漾听着他们的讨论,一言不发,内心复杂。

  顾熠应酬完协会里那些老油条后,第一时间,想回头去找苏漾。

  因为今晚会来一个老专家,他曾经是曹子峥的老师,是第一个在现代建筑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个概念的人。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美国,这次只回国一周,协会请他回来昨开幕嘉宾的。

  顾熠想为苏漾创造这个机会,能让她和真正的大师取取经。

  找了一圈,最后顾熠在服务员的指路之下,才找到了位于角落的最后一桌。

  他远远就看见了苏漾的背影,挺得很直的背脊,高高盘起的头发,坐在一张贴着‘李格’名字的椅子上。

  他走近了那一桌,才发现那桌人正在议论苏漾。很明显,苏漾并没有自我介绍,不知她是不是故意坐在别人的位置上。

  他不由好奇地顿了顿脚步,听着那些人的议论。

  基本上都是负面评价。

  “……”

  “通常不按常理出牌,坚持一些出位概念的,多是想要一举成名。”另一个说话的男人眼中有浅浅的不屑:“建筑业有句话,三十岁是不可能成名的,除了顾熠和曹子峥。急功近利,最后肯定会死得很惨。”

  “学院里那些八十多的老院士至今仍是荣誉利益冲在前,设计院里四五十岁的总工独吞项目那是很客气的事,谁不想年少成名,但是没有那个能力,就应该循着这个轨迹,这才能让人认可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