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每次穿书都被迫神转折_53





  夏家主心里一动,原本想要说出口的拒绝话就再也说不出来了。他接过筷子,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他不由想起了当年在寺庙里初见夫人时的心情。那时候,他是真的心悦于她啊。求亲时说的那些以后绝不纳妾的话,在说出口的那一刻也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只不过后来……夏家主心里竟有了一种迟到了数十年的内疚。

  夏夫人拿帕子压了压嘴角,遮住了那一丝讽笑。这碗面当然不可能是她做的,是颜晋耘做的。夏家主却不知道,还以为夫人心里始终深爱着自己,因此她做出来的长寿面才能叫他立马想起了曾经的快乐时光。他越发内疚了,忍不住握住了夫人手。

  哎,夫人到底是心软,虽然当初放过狠话,但她心里果然一直有我。既是如此心软,想必她日后不会苛待庶子。夏家主想起他那心爱的幼子便忍不住叹气。他之前想让幼子接手一些生意,主要是怕他被正房苛待,其实幼子那性格确实不适合掌家。

  接下来连着好几天,夏夫人每天都会给夏家主送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炒,瞧着做法都不难,却饱含了心意,总叫夏家主想起当年那些时光。又过了一些天,夏家主因病情反复再次卧床不起。他把族老们请到了病床前,当着的大家的面把生意交给了长子,又嘱咐长子好好照顾两位弟弟。夏夫人站在病床前,眼里不见一丝笑意。

  回头,夏夫人嘱咐长子说:“这些日子多亏了公良先生,你定要好好酬谢人家。”

  颜晋耘就钱包鼓鼓地家去了。嘿,夏家未来家主这个人脉算是结下了,颜晋耘挺开心的。他完全没觉得用“爱情”来欺骗夏家主有什么不好。渣人者,人恒渣之嘛!

  嗯,夏家事了,接下来就是县丞家了。

  颜晋耘已经迫不及待要给县丞家送菜了!

  第41章在美食文里神转折。

  其实这城里夫妻关系不好的大户并不少,两只手都数不过来,颜晋耘却只盯上了夏家和县丞家,里头当然是有缘故的。他做的食物便在这两家之中最能发挥作用。

  就好比说那夏家,夏家主早年确实是出于真心才去求娶夏夫人的,而颜晋耘做的热菜能叫人想起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真正意义上的初次心动,这就应上了。当颜晋耘被夏夫人请去时,他又向夏夫人专门确认了这一点。夏夫人并不是蠢人,虽是已经对着丈夫彻底冷了心肠,但在初嫁那几年,丈夫对她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她心里总归是有数的,就让颜晋耘放手去做。夏家主吃了他做的面,可不就是想起夏夫人了吗!

  最妙的事,颜晋耘半点不担这个名头,都以为那面就是夏夫人本人做的,夏家主就入套了。这若是一般的厨子,他们哪里愿意让自己做的食物冠上别人的名头呢?

  颜晋耘他不一般啊!

  夏家给了丰厚的酬劳,颜晋耘的腰包马上鼓了起来,不仅还了孙家替他垫付的看病钱,还能置办一份稍稍体面的礼送去孙大的少东家那里,谢过他的人参须子。因夏家那些事是不好对人言的,他在夏家帮忙的日子,除了孙家是知情人,其余人都以为他伤情反复又卧床休息了。因此,到了这时再去谢过少东家,竟丝毫不显得失礼。

  那少东家估摸着从孙大嘴里听说过颜晋耘的来历——孙大当然不会讲得很细,只略略说过颜晋耘在厨艺上是有些家传的——竟开口邀颜晋耘入他的酒楼。显然前头那主厨被人挖走叫他急晕了头,他竟说:“公良先生若能来,这酒楼便分予你一半。”

  像颜晋耘这样的任务者,什么没见过呢,半间酒楼能哄得了别人,却半点哄不住他。他对未来已经有了规划,便婉拒了少东家的好意,故作难过地说:“不瞒少东家,我……唉!前些日子被那歹人伤得颇重,如今看着是好了,精气神却大不如从前了,就连厨艺也退步了好多。我现在哪里还当得了主厨啊……也不知以后会如何。”

  话说到了这份上,少东家虽觉得遗憾,但见颜晋耘情绪低落,少不得又好好劝慰了颜晋耘一番,这伤总是能好的,待得彻底养好了身子,厨艺总能重新拾掇起来。

  离开酒楼,颜晋耘又在城里逛了逛,添置了一些调料品,这才家去了。

  过了些日子,颜晋耘终于把一罐腌萝卜送到了县丞娘子手里。他没有亲自去做这事,而是有夏夫人在中间穿针引线。腌萝卜属于凉菜,凉菜能放大爱情中的烦恼。

  县丞夫人娘家姓朱,人称朱娘子。

  时下有句话,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县丞。县令每三年就换一位,即便有留任的,再三年也该换了,但这县丞却是从当地选拔的,只要不犯错,必能长长久久地当下去。夏家作为商户人家,已习惯与官家交好,夏夫人因此也与朱娘子有了些许交情。

  朱娘子与她丈夫是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好得很。县丞大人从未有过二心。可惜世事总不能尽都顺利,县丞大人有个最大的问题,他愚孝!偏偏他那寡母总是见不得儿媳妇好,但凡儿子儿媳妇表现得和和美美了,她总要闹出些事情来去折腾儿媳妇。

  但凡县丞能劝慰他那老娘几句,他娘纵使有再多的不是,到底还是不愿叫儿子为难的,偏偏县丞这人最是愚孝,愚孝得不可救药。很多时候,他明明知道确实是他娘做得不好,但嘴上却从来都是顺着他娘的。如此一来,朱娘子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这不,他娘不知道是被谁说动的,竟然把娘家侄女也就是县丞的表妹接来住家里了。这表妹新寡,他娘的意思是叫他纳了表妹做二房,也好叫表妹日后有了依靠。

  这天,又到了用晚膳的时候。

  朱娘子几年如一日地站在婆婆身后伺候着。县丞趁着他老娘不注意给了朱娘子一个饱含歉意的眼神。朱娘子只当没看见,手脚利索地往婆婆的碗里夹菜。那道腌萝卜就摆在县丞面前。其实碟子里有两种腌萝卜,虽然看着差不多,但有半碟是颜晋耘做的,另半碟却不是。朱娘子心里有数,给婆婆夹菜时,夹的全都不是颜晋耘做的。

  不知道是不是凑巧,反正这日的晚膳有些油腻,桌上一道红烧肉、一道蘑菇烤鱼、一道白切的鸡,能算得上是素菜的就只有那道腌萝卜。县丞少不得就多吃了些。

  县丞娘吃着吃着又开始数落儿媳妇了,从她嘴里说出来,朱娘子就没有一丝好的。县丞自然知道妻子不是那样的人,但在亲娘面前,他就只是听着。哪怕亲娘说得过分了,他也不敢给妻子辩驳,只想着等晚上回了他俩的院子再好好安慰一下妻子。

  县丞娘骂完了儿媳妇,便又开始说她那个侄女的好。说着说着,她竟开始抹眼泪了:“……可怜我就碰上了这样的儿媳妇,身边竟是没个贴心的人,若是冬儿能长长久久地伴在我身边,我这老了老了还能享点她的福。”冬儿就是那个侄女的名字。

  县丞娘是农户出身,年轻时没少被人在背后骂作泼妇,平时比这更难听的话,她也不是没说过,县丞只要一想到他娘把他养大不容易,就从来没有回过嘴。但在这一刻,县丞的心里忽然涌上了一阵难以抑制的烦躁。啪的一声,县丞竟把筷子摔了。

  “娘!这不是要逼儿子去死吗?”县丞的眼睛都急红了,“若是真觉得儿子没叫您享到福,那儿子就是大不孝了。儿子哪还有脸活在世上?不如一根裤腰带吊死吧!”

  县丞娘唬住了,急忙辩解:“儿啊,娘不是说你,娘是说你媳妇……”

  “我在家的日子,从来见到的都是丽娘对着娘恭谨谦卑、悉心照料,您却总说她不孝,想来她是趁着我不在家时对您不好吧。”县丞已是伤心欲绝了,“为着竹儿和柏儿,我总不能与丽娘和离了,叫孩子没了母亲。索性我辞了县丞的职位,以后日日夜夜都待在家里,都待在娘的面前,那以后丽娘必然日日夜夜都对着娘恭谨谦卑了。”

  县丞与朱娘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感情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娘了。

  县丞的话叫县丞娘又惊又怒、又羞又恼。她啊,其实还真没有想过要把儿媳妇休了。她就是见不得儿子与儿媳妇好,又害怕儿子被儿媳妇笼络去,都有些病态了。她更没有想过要让儿子辞去官职。要知道,儿子成了县丞,这是她此生最大的骄傲。

  “你瞧瞧你说得什么糊涂话!我辛苦将你养大,难不成你在怪我吗?”县丞娘直接哭了起来,“你这没良心的,我为你吃了多少的苦啊,现如今你眼里只有你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