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到异世开会所_66





  两天后,瑶光阁再开。一天之内又被清空,弄的后面陆北不得不出公示,未来一个月内,每人限购一件饰品或者一张图稿。

  只可惜,古道心低估了那些大户女人要买到心爱之物的决心,不是每人限购一件吗?家里丫鬟婆子有的是,每人限购一件也成,就看看谁家的丫鬟婆子能挤能抢了,干粗活有一把子力气的嬷嬷谁家都有。

  不过这都是后话,古道心在赶制完最后一批图纸后,就悄悄上京了,三天后,就是秋闱。

  重生这么长时间以来,古道心可以说是压根就没看过有关科举的书籍,他还记得上一世这次科举的试题,当时他精心准备了许久,拿了个状元。

  在现代,因为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们掌握的都是如何在考试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而古人不一样,古人读圣贤书,虽然大多数人也是为了在朝为官,但夫子们的教育方式,却不是以科举为唯一目标,注重的是讲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是真正的做学问,这是一种清高的行为,可不能与功名利禄挂上过深的关系。

  要是有人跟夫子说,让他总结一下历年科举的题目,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找到一些可以取得好名次的方法,那铁定要被夫子打手板,还会被斥责是心术不正、用心不纯。

  上一世,古道心就是潜心钻研科举题目,了解当下朝廷的现状,殿试的时候又说中了皇帝的心事,才投机取巧成了状元,也终于真正入了陆熠鸿的眼。

  而这一次,古道心不准备再那么显眼,得个榜眼就行了。不坠于最尾,也不占于鳌头,又是在三甲之内,照样前途无量。

  秋闱属于乡试,能参与乡试的人本该是本省的秀才,但古道心捐了监生,便是“全国通用”,也就不用在乎是不是当地人。他这也是为了来年二月的春闱做准备。

  要是等到时候在上京,只怕许多事情都要忙不过来,脚跟也没有站稳,只怕得了三甲,被人奉承巴结之余,也有些人要动点歪脑筋,还是得积累些人脉和钱脉才好。

  古道心雇佣了一辆马车去京城,连日赶路,身子已有些不适,但在到了京城城门口的时候,古道心让车夫先停下来。

  掀开车帘,古道心往上看,瞧着与记忆中一般无二的高大恢弘的城墙,浓烈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城门楼上有士兵把守,牌匾上有龙飞凤舞的“盛京”二字,总能令初次入京的人心潮涌动。

  盛京,他回来了!

  车夫也没感觉到古道心有什么不对劲,反正他见过的古道心这样的多了,赶上科举,很多外城学子,归属盛京所管的,都要到盛京的贡院考试。

  不少人都会在城门口停下来看看,瞻仰瞻仰这巍峨的城楼,心中有千般豪情、万般抱负,想着取得功名,出仕入仕,一展拳脚。

  不过最后,能留下来的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当初怀着多么浓厚的激情和心性过来,临走的时候,就有多颓丧、失意。

  车夫瞧着古道心眉清目秀,气质斐然,想着应该是外城的富家子弟,饱读诗书,希望能取得个好名次吧。

  秋闱有两天,古道心很庆幸自己这身子经过调理,还有每天陆镇的操练,已经比之前强悍了许多,撑下这两天不成问题。只不过这环境……

  两天都不能离开考试的小房间,挡板下面有个木桶,小便就在里面解决,整个贡院都是尿骚味,只有大便的时候才能领牌子出去,但卷子上也会被做记号,这样不论文采多好,一旦看到卷子上有“屎戳子”,便得不着好成绩了,故而能憋就尽量憋着。实在是对精神和身体强度的双重考验。

  来年二月的春闱有三天,也难怪有些体弱多病的学子撑不住,考试结束就要大病一场。

  古道心找了家小客栈住了下来。贡院附近的大客栈都已经人满为患了。

  在兰陵的时候还不显,可一到了京城,再加上考期将近,京城四处都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息”。

  当街上就有人三三两两吟诗作对,小贩也多以贩卖字画为主,都是投其所好,而且好些文人还就喜欢对这些摊贩售卖的字画品论,以显示自己的见识学问。

  大的客栈和酒楼之上还常常举办一些对对子、作诗词的比赛,周围布置一番,迎合学子们清高的喜好,也是一桩雅事。

  古道心对这些都没有大的兴趣,他提前两天过来只为了调整身体状态。

  而且他所住的客栈名叫如意馆,地处巷尾,十分偏僻。古道心也是在四处转悠的时候偶然发现这里。在这种地方开店,确实会让人好奇掌柜的是怎么想的。

  小小的客栈,不过二层,一层吃饭二层住宿,放眼看去也没几间屋子。布局摆设并不显清贵,更没有为房间取些雅致的名字,不得那些学子喜欢,但贵在清静。

  老板也是个妙人,在其他客栈酒楼都在为迎合学子们喜好连菜名都要变上一变的时候,就只有他这里没变化。

  不过古道心很喜欢这里,环境简约清幽,有花草添置却不花哨,有书画摆设却不刻意,四处干净清爽,很是适合歇息。就一个客栈的功能来说,这里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就是注重享受的古道心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当真如意。

  傍晚进城入了客栈,休息了一会,肚子空空如也,古道心在饥饿感中醒了过来。

  客栈里的阳春面是老手艺,在这附近都小有名气。

  古道心在热心的店小二的推荐下,点了碗阳春面,配上两碟清爽的小菜,吃得唇齿留香。

  外面天已经黑了,过了用膳的时辰,本就客人不多的小客栈这会更显得冷清。但不管是古道心还是店小二,又或者是后面靠在椅子上看书的掌柜的,都显得无比的悠闲。

  古道心也就罢了,店小二和掌柜的也这么自在,丝毫不为店里没什么客人而着急。

  这时候又有人掀帘子进来,看到古道心的时候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会有人在这里吃东西。

  来人似乎是个常客,古道心没有着眼看,但余光瞥见掌柜的亲自过去相接,亲切敬重的笑容满面,明显是认识的,而且对方似乎很得掌柜的敬重。

  这个人坐的地方距离古道心不是很远,两人的谈话古道心能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