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两人巡视完店铺庄子回家,又去了牙行挑小厮。

  长安和长顺眼巴巴看着眼前两个小姑娘来挑人。

  他俩家乡水灾,卖身葬了父母,辗转到了苏州,可多少人来挑选过,就是没选中他们。

  原因有二。

  一、长安表示兄弟两死也要死在一起。

  二、长顺是个傻大个,人傻不说饭量极大,一人能吃下寻常四五个壮汉的饭食。

  顾甄就看了一眼,就选中了这两兄弟。

  牙行老板笑得见牙不见眼,只收了长安的卖身钱,说长顺是个添头。

  白送!

  长安快十六了,虽然只比弟弟大一岁,可心眼却多了不少。

  刚走出牙行,长安就拉着弟弟给顾甄叩头,发誓此生忠心不二。

  两个小姑娘身后跟着两个邋遢大男孩,有过路的一个婶子认出那是怎么也卖不出去的长安兄弟俩,纷纷嘲笑顾甄。

  “那不是沈秀才的娘子吗,怎么这么不会过日子呢?买了这么一个比猪还笨的傻子回家啊,那猪养肥了还能杀了吃,这傻子可吃不了啊,哈哈哈——”

  顾甄不为所动,只是用眼角瞧了一眼傻乎乎跟着哥哥的长顺。

  说你是猪,干翻她!

  谁知,长顺似乎理解了自家小姐意思,蹬蹬蹬几步走到那个婶子面前,视线盯住那婶子,然后伸手一托,将那婶子举起来放在了一旁的石狮子上。

  “哎哎哎——”那婶子看着自己离地三尺,吓得话都说不利索,“放、放我下来!”

  长顺头一撇,只做没听见。

  长安仔细观察了顾甄的脸色,然后笑眯眯走到石狮子跟前,抬头看着那哆哆嗦嗦的婶子:“这位婶子,你别怪他啊,我弟弟是个直肚肠。”

  婶子看了眼地面,只好祈求:“我不怪他,不怪他,你让他放我下来,快点!”

  长安一脸遗恨:“婶子啊,你都说他是个傻子,他怎么还能放你下来,我又没这个力气。这可如何是好?”

  婶子:“那——那怎么办?”

  长安认真想了想:“婶子,这样吧,我回去就好好教育他,这狗嘴里一定是吐不出象牙的,不能太较真,对吧婶子!待他明天想通了,就来放你下来,咋样?”

  红梅恨恨:“放她下来干嘛,敢骂我家小姐傻,就让她一直呆着,哼!”

  婶子看着眼前狡猾又傻帽的脏不垃圾的兄弟两,气得眼前冒金星,却也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行四人远去。

  长安声音有些低:“小姐……”

  顾甄身量纤细,却背着手踱方步:“今后有类似的事,还要回击,记住,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一路上路过成衣铺子,给兄弟两人买了衣物,回家后长安和长顺利索地给自己烧水洗澡,换上了新衣服,重新给顾甄叩头。

  两兄弟长得不赖,长安还识得几个字,若不是家乡发了大水,也是殷实的农户。

  长顺一口气吃掉了厨房的五大碗饭,看着顾甄的眼神极其单纯,就是感激。

  红梅刚想要问长顺是不是每顿都吃这么多,就看见了长安指挥着弟弟,将院子中央的石臼搬开,手脚利落地开始打扫院子。

  红梅:我看到了神马?

  不过一刻钟的工夫,水缸挑满了水,柴房的柴火劈好码得整整齐齐,咸菜缸擦得赶紧锃亮,大门干净得能映出人影,连房顶的碎瓦片都被长顺爬上去换了新的。

  红梅:这吃得是多,可干得更多!以后,她就可以省力多了,大喜啊!

  另一头,沈瑜去了一趟族里,给了族长五两银子。

  沈瑜:那是我节衣缩食,晚上不眠不休抄经得来的,请族长贴补族中上进的子弟,也算是我为族中所做贡献了。

  族长:沈瑜是个好孩纸啊,我几乎老泪纵横!

  离开族长家,沈瑜来到沈清家中,给了十两。

  沈瑜:这是我资助你参加明年院试的,务必努力,但请保密。

  沈清:瑜哥是我再生父母!

  沈瑜离开族中,又去了几个旧年的同窗家,有穷尽家中所有财产考上童生的,也有无奈家徒四壁只能中断举业的。

  各自留下一些银子,还说了一些科考心得,沈瑜几乎被奉为再生父母。

  还有一些帮助过沈瑜的,他也都送了一些银子。

  五百两银子转了一圈,沈瑜最终给自己留下了一百两。

  算算自己手上抄经的活计,在离家赶考前,还能有三十五两的进账。

  他打算自己留下五十两,其余八十五两给顾甄做家用。

  顾甄看着长顺乐呵呵地跑进跑出,连墙角的灰都在长安的指挥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心里点点头。

  沈瑜刚走进家门,就发觉有些不太对。

  突然出现跑来给他行礼的两个大男孩让他瞬间警惕。

  直到红梅解释说那是小姐给他买的两个小厮,在他没有差事的时候,帮着干些家里的杂活。

  沈瑜松口气。

  晚饭时长安和红梅一起做的,长顺帮着打下手,做了四菜一汤一大锅的饭。

  顾甄和沈瑜在堂屋一桌,红梅三人在厨房一桌,五人都吃得高兴,特别是长顺,将所有剩菜都倒进自己的大腕了,吃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