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5章(1 / 2)





  萧煜靖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皇帝生涯。

  早朝前洗漱早膳,听大太监说一说昨日尹川县沈县令的一日安排。

  早朝后午膳时,听大太监说一说沈县令的夫人又做了哪些了不得的事。

  批完所有折子入寝前,听大太监说一说沈县令和他夫人一天又撒了哪些狗粮。

  沈县令改进了水车、研究了增肥土壤的方法、亩产唰唰往上涨,老百姓的荷包鼓了起来,后来又增设学堂,连一辈子土里刨食的八十老头都能在赶集时记好账目,尹川的三年内考上秀才的人数比以往多了四成。

  沈夫人建了保育堂、增设了女子书院和女子技校,还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武馆。有老学究上门找沈夫人要说法,好好的女红不做,非要上什么书院技校,怎么嫁的出去,沈夫人没动手,也没动嘴,直接拿出一份文书,上面列明书院和技校的女子嫁人生子的比例和家庭收入,还有个叫啥……哦对,幸福指数,老学究们瞪眼瞧了半天,灰溜溜走了。

  萧煜靖日复一日听着,连面对枯燥的折子也觉得没那么烦躁了。

  沈县令有什么新措施,他也慢慢在其他县推广,甚至,连沈县令每年寄来的牛肉干也一斤不落得吃完了,后来,沈县令变成了沈知府,萧煜靖也要大婚了。

  大婚拖到了十八岁,萧煜靖听了沈夫人的建议,私下里曾暗搓搓翻墙偷看过自己的娘子,萧国的皇后。成功三回,被逮住四回,两人悄咪咪关上房门夜话……好几回,才把自己的娘子娶回了皇宫。

  俞太后对萧煜靖想要只娶一个皇后的做法只反对了三次,也就随他去了,萧煜蓝忙着和复合的驸马生孩子,弟弟的事根本就是撒手不管了。

  老王头年事已高,装模作样地带着群臣下跪求萧煜靖广纳后宫后就准备要乞骸骨了。

  有几个老头没眼力见,继续苦劝皇上选秀广纳后宫,在把皇后惊得差点小产,萧煜靖大发雷霆,当着面说群臣希望他断子绝孙,把一个御史大夫气得差点翻白眼。

  正好,刚刚重新回归皇室不久的老雍亲王回京城祭拜先皇和先先皇,听说了御史大夫的事情,那七十多的老头一身蟒袍蹲在御史大夫家门口大骂了好几天,什么你的第八房小妾比你孙女还小两岁,什么你的圣贤书都读到了小妾的肚兜里,那御史大夫臊的连大门都不敢迈出一步。

  可谁敢管,那老雍亲王是当今天子的皇叔祖,现在还是宗室令,只要不是通敌叛国,连当今太后都得恭敬地叫声叔叔。

  西北的李家老太君更是直接一封奏折,大为称颂萧国有天子如此重情重义,那是萧国所有子民天大的福气。

  好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了。

  这刚登基的天子虽然有些不要脸,可腰杆子不要太硬。

  几个月后,萧煜靖的娘子生下大皇子,是原太医院院使孙婧仪大夫亲自接生的,一个大胖小子把萧煜靖乐得差点要上天。

  可没几个月,沈夫人第三子顺利出生的红蛋就送到了萧煜靖手里。

  萧煜靖看看自己娘子,再看看手里的红蛋,心说娘子我们睡吧,努力睡,脸皮没有沈瑜厚,儿子要比沈瑜多。

  沈瑜在当地办了一个全国有名的书院,他自己兼任山长,里面的学子不仅要求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天不去演武场跑上三圈,夫子是不会讲课的。还动不动就模拟考试,三年乡试,五次模拟。

  斥资建了叫什么一比一的考房,学子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里面模拟考试一回,简直就是地狱里过日子。

  有尹川的学子参加乡试,精神抖擞的进去,精神抖擞的出来,其他人惨白着脸色羡慕不已。

  刚开始,很多萧国有名书院的山长嗤之以鼻,可不到半年,人家都渐渐砸出点味道来了。不过一年,萧国大部分的书院都建立了模拟考房。

  老王头终于要告老还乡了,萧煜靖脖子等得老长,才盼来了回京的沈瑜一家人。

  沈瑜已经有了三个嫡子,一个比一个长的俊俏,最奇怪的是他夫人,生了三个孩子,几乎还和离京时一模一样。

  萧煜靖当天晚上悄咪咪带着自己娘子和两个儿子去郡主府蹭饭。

  虽然自己长得没有沈瑜好看,但自己两个儿子却不必沈瑜的儿子差多少,颇为欣慰。